2019-12-12
当下,人类正努力打造“无现金社会”,助力支付向无钞化、便利化、科技化迈进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也由“重物质”向“高品质”转变,这一点在80、90后群体中尤为突出。千禧一代消费习惯趋于电子化,现金交易渐渐淡出历史舞台,信用卡、二维码和移动App形成支付的新三大主力。
1)提前消费成潮流
据有关机构统计,信用卡以其按需消费的特性,成为最受消费者和商户喜爱的支付方式。持卡人可在自身信用额度内消费,在部分门店还能享受奖励、折扣、积分和优惠。同时在众多因素刺激下,持卡人往往会较为感性,冲动消费,进而给商户贡献更多利润。
2)方寸之间见乾坤
二维码支付保持快速发展势头。以新加坡为例,二维码支付在新加坡熟食中心(Hawker Centre)先行先试,并逐步推广到全国,无现金改革成效斐然。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,中心商户主动淘汰传统POS机,统一接入二维码支付系统。消费者“多卡傍身”从此化作历史,一机尝遍新加坡美食成为可能。
3)天南海北不设限
移动App支付增长动能强劲,“天涯若比邻”从诗境走进现实。从亲朋转账到商业收付款,越来越多的支付现实需求呼唤移动App支付入场。Google Pay等新型支付方式突破空间限制,并以其免费、便捷的优势,收获一批忠实用户。
信用卡支付预计将坐实第一大无现金支付方式的宝座,但其收费问题依旧是商户的揪心事、烦心事。行业内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成本效益,在商户与消费者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,寻求两者的最大公约数。